通德通識 方成大器
發布時間:2022-12-12  文章來源: 點擊:404124

  通德通識 方成大器

  ——武漢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探索

  大學是與經典做伴的“修身”寶地。如何讓學生在四年里通古今、通中外、通文理、通知行,完成從讀教材到讀經典、從學做題到學做人、從我的人生別人做主到我的人生自己做主轉型?

  武漢大學給出答案:這不僅需要專業教育,更需要通識教育。武大通識教育以“成人教育統領成才教育”為理念,以“成人、知天、鑄魂”為目標,以“人文精神、科學精神、中國精神相統一”為主線,是每名新生破繭為蝶、成人成才的必經之路。

 

 

  涵養“博”與“雅”的君子品格

  入學時,開學報告中關于“何為人,何以成人,成為何人”的提問,讓電氣與自動化學院的孫可同學疑惑不解。

  “人才”是“人”和“才”的統一。在武漢大學副校長周葉中看來,所謂“成人教育”,就是通過教育使學生成長為一個有人性、有人情、有人格的人;一個有健康身體、健康心理、健康靈魂的人;一個有高尚人品、獨立人格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。

 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,武大在全國率先實行學分制,開設選修課,開始了早期通識選修課程的探索。

  如今,武大已形成了以《人文社科經典導引》《自然科學經典導引》《中國精神導引》三大導引為基礎,通識講堂和通識選修課為重要支撐,多位一體的通識教育培養體系。在每門課中,各有側重地貫穿了人文精神、科學精神和中國精神。

  中外經典典籍浩如煙海,如何善加擇???《人文社科經典導引》研讀12部中外經典著作,闡釋仁愛、使命、博愛、審美、自由和理性;《自然科學經典導引》精選10部自然科學經典,幫助學生增強對自然科學起源、發展和方法的興趣,培養理性判斷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。

  與經典相遇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。劉建鑫同學在《論語》中,體悟“大成至圣先師”孔子之“仁”;熊恒同學在《莊子》中,體會人生命中最樸素的那份純真——天性;艾珊羽同學在《物種起源》里,看見生命之樹枝繁葉茂、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機勃勃;付虹潔同學在《理想國》中,跟隨柏拉圖的步伐探訪“洞喻理論”的奧義……

  在通識教育的熏陶下,孫可明白了:“我要想成為一名工科人才,就要先成為人,成為一名博雅君子。”

  課堂有限,思想無限。導引課以期末論文的形式結課,鼓勵學生寫下所學所得、所思所想、所感所悟,學校還會將優秀論文結集出版。

  “同學們結合自己成長中的困惑,剖析個體與社會,彰顯了思辨的魅力。”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讀完《優秀論文集》后,忍不住感嘆,“思維的活躍、想象的豐富、邏輯的嚴謹,令人嘆為觀止。如弘毅學堂王欣的《蝶夢莊周》,化身蝴蝶與莊子共話‘物化’與‘逍遙’,想象豐富、文辭優美;又如經濟與管理學院吳宗羅的《‘德治’與‘法治’的碰撞》,假想了孔子與孟德斯鳩的辯論,現場感十足……”

  今年年初,學校首次將通識教育必修課《人文社科經典導引》和《自然科學經典導引》帶入高三課堂,面向131位外語類保送生。

  “見自我、見天地、見眾生”,這是高三劉凡熙同學初次對導引課的印象。和劉凡熙一樣,大家都期待能在閱讀和討論中學會如何從不同角度看世界,成為一個有專業知識更有人文情懷的中國人。

  激發“教”與“學”的雙重動力

  “同學們分享的書目豐富多樣,充滿個性!”“大家表達欲很強。”“有的理工科學生卻能對卡爾維諾和博爾赫斯了若指掌。”……這是通識課程團隊教師跨學科集體備課的一個場景。

  師者,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。通識課程團隊集結了數百名來自不同學院和專業的優秀教師,組成了“超級團隊”。他們常年跨學科集體備課,共同交流教學經驗,針對課堂上的問題各抒己見,相互吸納教學技巧、切磋學術。

  在通識教育的課堂上,先生們或攜著老式的公文包,或戴著青春的鴨舌帽,風格各異、巧思獨運,溫和而自信地走上三尺講臺,為學生打開一扇由“專”向“通”的大門。

  用經典作家的關鍵詞來命名老師風格,有蘇格拉底“走出洞穴”型,柏拉圖“永遠對話”型,陶淵明“悠然見南山”型,杜甫“廣庇天下”型,李白“且放白鹿”型,王維“空翠濕人衣”型……

  老師樂教,學生樂學。武大師生間廣為流傳一張照片,照片里是哲學學院蘇德超教授的講課現場,一座難求,連講臺上都坐滿了學生。

  “寬廣的學術視野和多樣化的授課風格,鑄成課堂教學中對歷史和現實語境的雙重回歸,用兼收并蓄、兼濟天下來破解同學們從高中帶來的標答思維。”武漢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介紹,通識教育堅持淘汰“水課”,打造“金課”,采用“大班授課,小班討論”的教學方式,激發學生探索精神,讓學生愛“上”通識課。

  “以前,老師是一位傳授者、講授者;現在,老師更像一位傾聽者、指導者。”秦一帆同學回憶在小班研討上,第一次以情景劇表演的方式上課,頗為感慨。

  據學校統計,經過通識課程學習后,申請入黨的學生占比大幅超過往年,參加西部支教與志愿服務的學生越來越多,本科生近5年各種競賽獲獎數量逐年上升。

  受益者不僅是本科生。教師跨專業備課,研究生跨專業當助教。文學院2020屆博士生李遠在讀期間連續擔任通識課助教,畢業后入職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,將任職助教中習得的多種能力應用于教學實踐,成為最受歡迎的青年教師之一。

  無用之用,方為大用?;蛟S畢業后,再回頭看的時候,記憶里不只有漫天的櫻花、古樸的城堡,還有研讀經典時的沉思與領悟、小班研討時的碰撞與激情……

  通德通識,方成大器,斯為大人。

  (本報記者 夏靜 本報通訊員 程曉 李華君)(來源:光明日報)

91综合娱乐色男人视频